发布日期:2013-12-30
浏览次数:109
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外化或是恶化,有的与职务犯面临的挫折有关,有的则与他们对问题的不当归因有关,还有的甚至就是心理变态的结果。为此,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的风险、心理的健康,掌握调节心理的正当途径和方法,学会体验幸福,保持心理平和等,对于防止他们心理问题恶化,行为出轨甚至违法犯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堂堂建委副主任,为何贪婪到连老婆的1元公交车票都要拿到单位报销?百万赃款铺满了床底,平时却骑车上下班,他的内心真的hold得住吗?
腐败分子到底是怎么一点一点地蜕化变质的?除了制度、监督等外部因素外,心理贪欲也是重要的催化剂。12月27日,江苏省南京市推出全国首个《公职人员职业风险心理评估手册》,用量化测试手段探测腐败心理轨迹,开启心理预防职务犯罪大门。
腐败心理6个阶段3种演变
世上没有谁天生就是贪官,那些堕落为罪犯的官员,大多具有一定的才干和能力,也曾经为国家作出过贡献。那么,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坠入犯罪深渊的呢?南京市鼓楼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主任、鼓楼区纪委书记冯雯兰介绍说,为解开这个谜团,从2008年起,鼓楼区纪委、检察院和南京大学犯罪控制与预防研究所合作,分析医疗行业、高校系统、工程建设三大领域职务犯罪情况,面对面访谈47名服刑人员,持续开展职务犯罪心理预防调查。
为深入剖析职务犯罪心理发生、发展、演变规律,2011年,三部门又对近200名职务犯罪罪犯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职务犯罪心理构成特征、职务犯罪心理演变过程、职务犯罪心理外化模式、职务犯罪心理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国内首份职务犯罪的心理调查报告。
“职务犯罪通常经历以下历程:掌握权力——受到诱惑——欲望增强——选择手段——动机斗争——侥幸心理——选择权钱交易——钱财来得容易——欲求变得强烈——以权谋私手段强化。”主导这项调查的南京大学教授狄小华说。
据狄小华介绍,职务犯罪心理一般经历初识、试探、交易、结盟、暴露、改造六个阶段,心理过程极为复杂。而心理轨迹往往呈现出需要由常态到畸变的演变、心态由失衡到病态的演变、行为由被动到自动的演变。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曾接受过形式不同的反腐败教育,但他们普遍认为目前的反腐教育流于形式:一般只单方面地指责罪犯素质差,而很少具体分析导致他们犯罪的具体原因;只是泛泛而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而缺乏指导受贿后如何中止的方法;只是空洞地说要廉洁不要收礼,而没有提出既能适应环境又不至堕落的具体路径。
调查报告指出,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外化或是恶化,有的与职务犯面临的挫折有关,有的则与他们对问题的不当归因有关,还有的甚至就是心理变态的结果。为此,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的风险、心理的健康,掌握调节心理的正当途径和方法,学会体验幸福,保持心理平和等,对于防止他们心理问题恶化,行为出轨甚至违法犯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5种易腐败情形34道题
据南京市鼓楼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鼓楼区检察院检察长杨建萍介绍,通过对近300名罪犯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公职人员在5种情形下更容易产生不良心态,并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形成职务犯罪的动机。
当仕途受阻、升迁无望时,一些公职人员会因此感受到“失意”,而将原来争取晋升的努力,转化为“捞一把”的动力,逐步将心思放到以权谋私上;当比较失当,物质欲望增强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并产生不满情绪,形成权钱交易的动机。
当配偶责备、自尊心受损时,一些公职人员会不知不觉地放任自己亲属以权力影响“挣钱”;当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家庭不和时,有的公职人员由于需要精神的慰藉,而更容易被情色所俘获。而一旦生活出现“越轨”,就会出现入不敷出或欲罢不能的情况,为维持这种情况,权力被滥用也就不可避免。职务犯背后常有情妇、“小三”身影,就是这种情况的例证。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当各种荣誉加身,或觉得自己立有‘大功劳’时,有的公职人员会出现‘忘乎所以’的心理,或者产生应该享受人生、乐享生活的心态,从而放松要求,逐步走上犯罪道路。”杨建萍说。
从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楼区的公职人员都将陆续收到一本特别的手册:《职务犯罪风险自评手册》。手册中的自我评估部分,为公职人员详细设计了腐败指数34问,从动力因素、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心态因素、潜意识等五个方面自测腐败心理倾向和风险评估。答完这34道题,算出得分,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腐败心理指数。
“某一因素风险的高低直接说明了这一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职务犯罪心理的构成。如动力因素的评估是高风险,就表明它已经接近甚至达到职务犯罪心理结构中动力因素所需要的水平,但还不能说已经具备了职务犯罪所必须的心理条件。只有当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和心态因素都处于高风险时,才能说明已经实施过犯罪或犯罪正在逼近。”狄小华解读道。
手册由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编撰,对风险与防范做了生动细致的说理和剖析,避免了生硬灌输和说教,有利于公职人员认同和接受。比如对不同年代官员的贪腐情节进行归纳总结,容易引起同年代人的警醒与关注: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贪官,很多都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即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上升的中年,最后是一个悲惨的晚年……贪腐情节基本都很“老套”,没有跳出上述“怪圈”。
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贪官不同,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贪官大多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腐败经历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令人羡慕的青年,一个利令智昏并迅速堕落的中年……他们的贪腐情节相似,但腐败的胆子更大。
据杨建萍介绍,手册推出后,在部分辖区内单位开展测试应用,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实际反映继续改进设计,为职务犯罪预防提供更加有效的“读心术”。
来源: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网 作者 马超 通讯员 宁纪宣鼓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