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首页

盼考核干部"八小时之外"成常态

发布日期:2013-12-11

浏览次数:208

    以经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任期)考察和任职考察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准确了解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情况……昨日,北京市委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一经亮相,便引发网友热议。(12月24日《新京报》)

    有人说,“八小时之外”属公民隐私范畴,将考核视角向其延伸是滥用公权。然而,干部不是普通群众,他们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公共权力,可以支配一些公共资源,对其“八小时之外”进行有效监督并形成机制,纳入考核范畴,让他们时时处处慎独、慎始、慎微、慎终,能有效防止用人失察、带病上岗、边腐边升等腐败行为发生。

    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景观”:一些干部“八小时之内”道貌岸然,在单位和同事中“口碑”甚好;“八小时之外”却庸俗不堪,业余生活见不得“阳光”,什么样的人都敢交,什么样的饭都敢吃,什么样的地方都敢去,什么样的东西都敢拿……群众讥称这样的干部为八小时之内的“正人君子”,八小时之外的“花花公子”。

    如果说考核干部“八小时之内”主要是看干部怎样“做官”,那么,考核干部“八小时之外”则侧重于看干部怎样“做人”。因为干部的“八小时之外”与普通人一样,处于“自由状态”,是一种“原生态”。其一举一动,有如一面镜子,能真实地映照出他们的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荣辱观。

    很难想象,一个热衷于从狂歌劲舞中获取刺激,从灯红酒绿中领略潇洒,从封建迷信中寻求寄托,打麻将一夜两夜不睡,钓鱼五趟六趟不累,喝酒七两八两不醉,整天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和蝇营狗苟的人打得火热,称霸于乡亲邻里的干部,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窃以为,考核干部“八小时之外”应着眼于“五看”,即看生活作风是否正派,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经济状况是否正常,邻里关系是否融洽,业余爱好是否健康。在运作方式上,即要采取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述职述廉、任前公示、民意测评等常规手段,也要辅之重大事项报告、财产申报、巡视、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舆论监督等非常手段。

    如此“内”、“外”同考,让干部的兴趣爱好、生活作风、公众形象、交往对象、邻里关系、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夫妻关系、经济状况等自然状态,多角度、全方位进入组织视野,方能有效敦促干部纯洁自己的社交圈,净化自己的生活圈,规范自己的工作圈,管住自己的活动圈,做一个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的“清白官”。

    期盼北京的《意见》在运作过程中日臻完善,早日上升为《决定》,成为一种制度常态。

来源:东方网 作者:高福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