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首页

习近平为何要求用“三种境界”治学

发布日期:2013-12-11

浏览次数:428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时的讲话中,要求用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治学,他指出: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王国维是近代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他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其实,我们共产党人是这三种境界的真正推崇者和实践者,治学要如此,干事业、抓工作也要如此。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破除一切我执,包括苦乐、毁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无物,才能达到观物之微。“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在这里,我们从中感悟到,一个人对事业和对学问的追求,应有登高望远的眼光,目极天涯的视野和望眼欲穿的执着。同时,还要耐得住寂寞,无论在何处境下都不移情、不坠志,不管是“西风凋碧树的清静,还是“独上高楼”的孤寂,都应“望尽天涯路”,管它“山长水阔知何处?”,也要去寻个究竞。有了这种境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胆气便由此而生。有道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治学有了这种境界,就能吃得万般苦,到达追求真谛的成功彼岸。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作者用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这种美必须将事物个别的、外在的、偶然的东西跨越过去,得出普遍性的、内在的、必然的一种理念,用审美的把握塑造出美的意象,诗人在此境界的心情是平静、纯净、自然的,寻求一种自然的乐趣。一方面,这种寻求是艰辛的,使人憔悴和消瘦;另一方面,这种寻求又是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升华,达到完美的意境,虽然“衣带渐宽”,又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表现出一种专一、执着、献身、殉身精神。我们干事业、做学问也应有一种象对刻骨相思的恋人一样的精神境界,专心致志,情有独钟,只要认定了目标,就死死咬住不放,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哪怕是累得骨瘦如柴也“终不悔”,即使“人憔悴”也值得。遗憾的是,现在有的人为追名逐利弄得自己“衣带渐宽”、“人憔悴”,也有一些人通宵达旦玩不醒,搞得精疲力尽“人憔悴”,这显然是与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格格不入的,也是治学中必须摈弃的精神状态。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说的是顿悟。经过一、二阶段的苦苦寻求,学者能用最明快的语言,将事物玲珑剔透的表达出来,浑如天成。此时的心情可说是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境界,从而获得了智慧。“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慧”的顿悟。诗人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从而,在自己的追求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达到了精神上的愉悦。这里,我们也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学问、想问题、办事情要消除“从众心理”,眼睛不要总是在“众里寻”,而要转向“灯火阑珊处”。当你集中考虑一个问题久久找不到答案时,不妨也来一个“暮然回首”,把眼光和思维转向人少关注的地方,或许会不寻自得,奇迹也可能会出现,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这种独立思维,不入流俗,不随声附和的境界,正是我们共产党人所需要的治学和工作态度。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程有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