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常委会日前组织开展“三问于民”活动,要求全市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主动走进原选举单位,走进选区群众,真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古语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的体会最深;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为政者问政于民,以知施政之得失,方能使施政更好地体现民愿、消除民怨、维护民利;问需于民,以知群众所需所急,方可更多地了解民之所想、所盼、所需,从而办民之所盼之事,解民之所需之急;问计于民,以凝聚民智,方可使各项重大决策更切实际、更合民意、更加科学。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而要使“三问于民”真正取得成效,关键要用真心,做到真心问、真心听、真心做。 真心问。只有真心去问,虚心求教,才能问出真心、真情、真话、真策。问的重点是民之所想、民之所盼、民之所需。当前,广大干部要深入到村组农户、城镇社区、各个企业,对经济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积极应对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走访调查,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真心听。不论来自何方的意见,不论是顺耳或者是逆耳的意见,都得认真听,全面听,听得进,记在心。言者与听者要平等相待,坦诚相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含糊其辞;允许争论,在争论中分清是非,坚持对的,反对错的。 真心做。问是途径,做是目的。要把问来听来的关于政策、决策、行政、措施、办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对有价值的逐条落实。对那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认真予以采纳;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大事,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好事,认真地办好办实。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范仁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