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首页

徐光春:从深情“报到”到深情“告别”

发布日期:2013-12-11

浏览次数:48

 

        


        如果把徐光春在河南省委书记任上的讲话做个梳理,会发现,这些讲话的起点是“深情”,终点也是“深情”。


  2004年12月12日,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新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满怀深情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已经成为河南9600万人民中的一员。而且将与在座的同志们和河南的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工作,感到十分荣幸。”


  2009年11月30日,还是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徐光春的告别同样深情:“五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我为党的事业和河南的发展,为河南人民的幸福,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了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应尽之责。看到中央对河南工作的肯定和重视,看到全国人民眼里的河南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原大地充满生机和活力,看到河南城乡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脸上充满了光彩和喜气,我很欣慰、很高兴、很激动。我真切地感到,五年的河南之履,不枉岁月,不虚此行!”


  从深情“报到”到深情“告别”,五年的时间里,徐光春以热爱河南的真诚之心,赢得了民众的真诚支持。支持他的网民形成了粉丝群,并取名为“春卷”。


  情系民生:“新官第一把火” “咬牙”全免农业税


  2004年底,媒体出身的徐光春赴任河南,首次主政一方。适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时期,媒体当时作出的分析是“任重道远”。


  在履新感言中,徐光春表达了初到河南的两点突出感受:一是形势大好,二是任务繁重。他说:“近几年来,河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呈现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要看到,河南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还很薄弱,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徐光春在发言中提出了“四个更加重视”,其中第一个就是重视“三农”问题。


  这位新任省委书记的信心和决心,十天内得到了行动的印证。上任伊始,徐光春首先考察了郑州周边的情况,接着赶赴全国致富模范村——新乡刘庄。4天后,他在省委工作会议上郑重地宣布:从2005年起,对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


  “老百姓都知道缴纳‘皇粮国税’ 是天经地义的事,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可是今天在共产党领导下,这个几千年的规矩要彻底改变了!”徐光春在会上进一步阐释。


  与免征农业税同时做出的决策还包括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增加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


  消息传出,媒体将其概括为徐光春的“新官第一把火”。而对于河南这个全国农业大省来说,这却是广大农民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福祉。


  “这对全省农民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惊人的喜讯!”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张广智春风满面地说:“这项重大亲民举措,必将有力激起全省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久后召开的河南省“两会”上,来自南阳的一位农民代表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省的小康。取消农业税,增加种粮补贴一个亿,对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个很大的鼓舞。


  对于徐光春本人来说,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虽短,下定决心却不容易。据测算,2005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全省县乡财政收入将减少10亿元左右。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等,将直接增加财政支付近29亿。这一免一补,财政压力很大。


  时隔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说实话,全部免除河南7300万农民的农业税,这个决心我们是咬着牙下的。”他算了一笔账:“取消农业税后,河南农民减负达29亿元,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大概有几十块钱,但这几十块钱对农民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因为河南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就2553元,这还主要是用粮食、蔬菜和家禽家畜换算出来的,现金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免除农业税,就等于给全省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里增加了这一部分。尽管数量不大,但是对每一个农民、每一户家庭来说,是很现实的问题。”
 
         情牵中原:听到河南外出务工人员受到歧视,非常痛心


  徐光春赴任河南之际,“妖魔化”河南人形象曾一度在坊间十分盛行。这位非河南籍的省委书记,赴任伊始便将自己视为“河南9600万人民中的一员”。因此,“河南形象”的好坏,左右着他的心情。


  主政四个多月后,徐光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当听到媒体报道河南的外出务工人员受到欺辱或歧视,我便非常痛心,有些人在外边做了好事,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新闻记者出身的徐光春,对于舆论环境的形成,有着辩证的看法:“对河南来说,将近1亿人口的大省,这么多的人口,又有那么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必然的;但河南也有很多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人物。史来贺、焦裕禄、常香玉、任长霞,还有最近为救两名儿童牺牲的李学生,他们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河南也有许多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神财富,比如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


  “改善和提升河南形象就是要把一个真实的、发展中的河南展示给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河南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河南人民的优秀品质、河南广大干部的优良作风客观地反映出来。我们非常希望广大新闻媒体,对河南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真实的报道,让全国人民真正了解河南,让世界真正了解河南。在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较其他条件好的省,新闻媒体更应该给予鼓励、鼓劲、鼓动。”


  接下来的5年多时间里,在这位省委书记的努力下,河南形象在公众的心目中逐渐重新树立。人们看到,徐光春在各种场合谈论“河南形象”。


  2006年,在郑州举办的网络媒体高峰论坛上,他说:“河南这两年的形象大大改变了,给大家的印象是发展的形象,干事的形象,创业的形象。这些年,我们提出河南要靠发展赢得尊重。过去很多人到北京、上海去都不好意思说是河南人,现在敢说了,而且一说河南,人家就会说,河南现在发展很快呀。甚至很多人都没想到河南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河南在继续保持农业大省地位的同时,这几年经济结构得到很大调整,其中工业经济大踏步前进,河南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大省。”


  2007年,在“中原文化香港行”活动中,徐光春以河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题,进行了充满激情的介绍:从8000年前到5000年前的史前文明、今天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直谈到中原崛起的美好前景。他对过去充满崇敬,对现在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信心,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更加美丽富庶、更加充满活力的河南。


  2009年,在郑州大学与师生交流时,徐光春用32个字总结了河南人民的新形象:“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他充满深情地说:“我们应全面看待河南形象,辩证看待河南形象,怀着平常之心,坦然处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沾沾自喜;怀着珍爱之心,倍加珍惜,既细心呵护,又用心培育;怀着进取之心,永不懈怠,既妥善应对,又增光添彩,让河南形象在神州大地熠熠生辉。”


        情暖人心:与农民工有个“春天的约会”


  在媒体对徐光春的报道中,“深情”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在谈及河南时,他的讲话是饱含深情的;在面对河南的父老乡亲时,他的行动是情深意切的。


  2005年3月3日,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身份参加全国“两会”的徐光春,不顾旅途劳顿,到北京的当天便前往北京一建筑工地看望慰问河南籍农民工。他在堆满了建筑材料的工地上与工人们聊天,关心他们是否按时领到薪水、吃住是否还好。在工地生活区的宿舍,他进去后先不说话,走到床边摸了摸被子,又到暖气那里摸了摸,然后再问工人们宿舍暖和不。有人回忆,从进工地到离开工地的半小时里,徐光春没有发表任何公开讲话。但是,书记的细心关怀却让工人们十分激动,并争相与他握手。


  从此以后,徐光春与在京的河南农民工便有了个“春天的约会”:每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他都会首先看望农民工们。2008年3月2日,在第四次看望在京河南农民工时,他充满深情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儿在外、母担忧’,你们常年在外,家里的亲人非常记挂,省委、省政府也十分关心,听到你们创业取得的好消息,我们非常高兴,听到你们遇到了烦心事,我们也会非常着急。每年利用‘两会’的机会看看大家,是为了却我们的想念之情、关切之情,应该说每次看大家都是两种心情,一种心情是非常高兴的心情,看到大家工作生活得越来越好,我们心里像吃了糖一样甜蜜,同时有另外一种心情,农民工在整个社会的地位以及大家所应该享受到的权利、得到的保障、创业的条件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还有一种非常不安的愧疚的心情,今天来这里看看大家并做进一步的调研,也是想从各方面全面推动农民工创业,从而带动全省掀起创业热潮,推动河南发展实现新跨越。”


  同样与徐书记有个“约定”的,是郑州大学的师生们。徐光春始终记得来到自己的高校联系点,兑现“每年至少要来看一次大家,作一次形势报告,与同学们吃一顿饭”的承诺。


  河南省嵩县黄庄乡红崖村村民忘不了,徐书记为赴乡亲之约,农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便出发了。山高路远,书记一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行程才赶到。老支书卢金寿动情地说:“今天腊月二十八了,徐书记赶这么远的路来看望俺们,俺心里真是非常感激,想掉泪。”


  还有许许多多与徐光春没有“约定”的父老乡亲,同样被书记的深情感动着。福利院里的孤儿孤老记得,徐书记在大年初一特曾意来探望;困难大学生记得,徐书记曾把一万元稿费捐出,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战斗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记得,徐书记曾亲自下村来到自己身边,一一亲切握手,道上一声声辛苦、送上一声声问候……


  还有那一张徐书记不同寻常的照片,让人如临其境,也让人热泪盈眶。照片上,一向儒雅示人的徐书记,身着T恤,肩搭毛巾。眼睛紧盯着一名矿工,右手紧紧地握着矿工那沾满煤屑的手。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徐书记握住的,是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事件的69名被困矿工中第一个获救者兰建宁的手。在场的媒体记录了下这个动人的瞬间:他轻抚着兰建宁的肩膀动情地说,“你们受苦了!你们现在安全了!”“你们更辛苦,要不是党和政府,我们早就没命了!”握着领导的手,获得新生的兰建宁那颤抖的声音里充满感激之情。


  经历了76个小时的艰苦救援后,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事件中69名被困矿工全部安全升井。徐光春等一直守候在井口,和每一位获救的矿工亲切握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领导说,这次抢险救灾是这几年煤矿抢险救灾最成功最完美的一次。


  69名被困矿工则难以忘怀,在山洪暴发引起透水事故的当天,他们就通过电话听到了书记的声音:“矿工师傅,我是省委书记徐光春,我现在已经到矿上了,正在组织抢救,各项抢救措施都已经确定,已经开始实施,请你们在下面要安心、放心。”


  ……


  带着这份深情,刚刚卸任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在近日率“中原文化宝岛行”代表团访问台湾,宣传河南、推介河南。所到之处,真情、友情、亲情温暖两岸同胞。


  人们相信,在徐光春的心中,永远会有一个河南情结……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