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网首页

作风建设要找准着力点

发布日期:2013-12-11

浏览次数:456

    干部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多发性,不是通过一次活动、一两项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破解作风问题顽疾,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多措并举,综合施治。

    抓领导,示范引领是关键。俗话说,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作风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示范作用。当下,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主要根源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打铁还需自身硬”,抓作风建设只有各级领导坚定决心,干部群众才会有信心;领导干部做了榜样,党员干部才会自觉跟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要求下级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带一般干部,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工作格局。 

    抓规范,制度约束是根本。管理学上有著名的“分苹果规则”:两个人分享一个苹果,如何保证公平合理呢?最好的安排是让一个人切,另外一个人选。这说明,制度具有制衡权力、管住权力的功效。作风问题为什么成为顽疾,为什么容易出现反弹?制度不科学、不健全、不落实是重要原因。因此,制定并落实好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是决定作风建设成败的根本因素。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机关管理、组织人事、“三公”经费、政务公开、执法执纪等方面,进一步清理、修订、完善关于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作风考核机制,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目标考核。三是建立和完善群众评议机制,把干部作风情况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四是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抓检查,强化监督是保障。只有强化监督检查,让坏作风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党员干部的作风才能得到根本转变。一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把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和监督辩证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强化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检查。二是强化干部的监督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化党务政务公开,使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三是形成监督合力,把组织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四是延伸监督触角,加强对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监督,形成作风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监督模式。

    抓查处,从严惩治是手段。惩治在作风建设中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又具有警示预防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明晰“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深刻理解治标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抓惩处,加大作风方面案件的查处力度。一要对作风问题“零容忍”,对吃一点、拿一点、慢一点、拖一点之类的小事情要高度重视,做到早提醒、早处理、早纠正,防止小错误酿成大问题。二要增强惩治的威慑力。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抓作风转变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要勇于亮剑、敢于开刀、严于问责,用惩治推动作风转变。三要发挥惩治的综合效应。对查处的作风问题典型案件,应及时通报曝光,分析深层原因,查找管理漏洞,完善制度规范,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1104)  作者:陈俊哲

【关闭窗口】